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日聯合發布《中國知識產權保險發展白皮書(2022)》。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知識產權保險累計為超過2.8萬家企業的4.6萬余件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提供了逾1100億元風險保障。
2011年,我國開始探索推進專利保險相關工作。截至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險已經覆蓋了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以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類型,涵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各個環節。知識產權保險探索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保險產品體系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險已形成了包括專利執行保險、侵犯專利權責任保險、專利質押融資保證保險、商標被侵權損失保險等在內的40多款產品的相對完善的產品體系;二是覆蓋范圍不斷拓展,截至2022年底,已有超過22個省份、99個地市開展了知識產權保險業務,湖北、陜西、山東等地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專業保險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三是保險實踐日益豐富,在知識產權市場化運行與發展中,知識產權保險發揮了拓展融資渠道、提供風險保障的雙重作用,積累了諸多實踐成果和典型案例,對各地區知識產權保險發展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記者 谷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