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中小微企業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雖規模不大,卻以其獨特的創新活力和靈活的市場適應性,成為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和激發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中國,隨著中小微企業數量的不斷攀升和質量的持續提升,它們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創新的重要源泉。而在這股蓬勃發展的浪潮中,知識產權作為激勵創新、保護創意、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2022年底,中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5200萬戶,這一龐大的群體不僅貢獻了巨大的經濟產值,更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展現出驚人的活力。其中,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中小微企業中的佼佼者,更是以其高度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成為推動行業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據統計,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更是達到9000家,這些企業在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占比、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及獲得發明專利等方面均表現出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
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知識產權不僅是其創新成果的體現,更是其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武器。正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馬爾科·阿萊曼所言:“知識產權有助于中小企業的創意保護,并在其競爭、成長和發展業務方面發揮作用?!?/p>
在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作用,連續十年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通過提升知識產權質量與效率、加強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加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力度、優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助力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茁壯成長。特別是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出臺了一系列專項措施,從提升知識產權創造水平、促進知識產權高效運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知識產權服務保障等多個維度出發,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知識產權支持。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創新的融資方式,為中小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通過將其擁有的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作為質押物,中小企業可以獲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從而有效緩解資金壓力,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據統計,2022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惠及企業2.6萬家,其中70.5%為中小微企業,這一數據充分證明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的巨大潛力。
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知識產權措施。以廣東省為例,該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印發了《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引領、保護意識強化、“強筋壯骨”工程等九項建設,顯著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利用水平,有力推動了戰略性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近五年來,廣東省中小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成為知識產權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是創新發展的生力軍。在知識產權的保駕護航下,中小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創造力,在各自的領域內深耕細作、開拓創新。未來,隨著知識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知識產權服務的持續優化,中小企業將能夠更加自信地走向市場、走向世界,以星火燎原之勢,在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征程上大放異彩。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推動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