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數據知識產權改革:破冰前行,引領未來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數據已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和重要資產,其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浙江省,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正以其獨特的創新精神和務實舉措,穩步推進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改革,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數據要素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示范樣本。
6月19日,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改革實務公示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標志著浙江在數據知識產權領域的探索與實踐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顒蝇F場,三家企業領取了浙江首批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這不僅是對這些企業在數據處理與利用方面創新能力的認可,更是浙江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顧文海在活動上指出,浙江作為國務院授權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的唯一省份,以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率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的地區,始終將構建權屬明晰、源頭可溯、運營合規、治理系統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保護制度作為重要任務。今年以來,浙江立足數字經濟主戰場,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和實踐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企業、行業多元參與的數據要素治理體系。
制度保障是數據知識產權改革的基石?!墩憬≈R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的施行,為浙江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提供了法律依據。而即將于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辦法(試行)》,則是全國首個數據知識產權領域的規范性文件,它的出臺標志著浙江在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保護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登記辦法》從登記主體、客體、原則、程序、登記證書效力及部門職責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范,旨在通過明晰數據權益歸屬、激發數據處理者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降低數據運用制度成本、促進數據使用權交換和市場化流通、構建可信數字生態以及形成多元參與的數據要素治理體系等多方面功能,為數據知識產權的登記保護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
為了更好地服務數據處理者,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聯合11個部門,打造了全國首個多跨貫通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該平臺作為浙江知識產權在線的“一窗口統辦”子場景,為數據處理者提供了免費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服務,并實現了存證、登記、交易轉讓全流程在線辦理。
截至目前,登記平臺已受理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申請42件,審查公示12件,核準登記3件。這一平臺的上線運行,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數據處理者的登記操作,也提高了登記審查的效率和透明度,為數據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數據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在于其能夠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在浙江,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已成為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重要途徑?;顒蝇F場,浙江英特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質押“船舶靜態信息數據”,成功獲得杭州銀行舟山分行1000萬元授信,這是浙江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一個典型案例。
此外,浙江還積極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風險分擔機制,落地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被侵權損失保險。這些金融創新的舉措,不僅為數據處理者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和風險保障,也進一步激發了數據處理者創新創造的熱情和動力。
數據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行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浙江,這一多元參與的數據要素治理體系已初步形成。杭州、舟山、臺州等地積極推進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寧波、嘉興、舟山等地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風險分擔機制,衢州則探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中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工作。
同時,浙江還注重加強與國際國內相關機構和組織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國際化進程。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浙江在數據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也為全球數據要素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浙江將持續深化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改革,迭代升級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加強業務培訓和案例宣傳,全面推進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實踐。同時,浙江還將研究制定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制度政策,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共同推進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在數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中的運用。通過制定數據知識產權相關標準規范、推進數據知識產權國家標準化試點項目落地等措施,浙江將進一步促進數據要素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充分涌流,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