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創新管理知識產權國際標準實施試點的通知》。2023—2025年,每年組織一批企業開展創新管理國際標準實施試點,分三批實現對本地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全覆蓋。
ISO56000系列標準——加速我國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的創新管理國際標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創新是國家、企業和組織發展的源動力,標準是創新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推動力量。ISO56000系列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創新管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一系列國際化的創新管理標準,目前已經發布的標準有:ISO56000《創新管理基礎和術語》;ISO56002《創新管理—創新管理體系指南》;ISO56003《創新管理—創新合作伙伴管理指南》;ISO56004《創新管理評價技術報告》;ISO56005《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56006《創新管理—戰略情報指南》。ISO56000系列標準的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從發展歷程來看
ISO56000系列標準適應于國際、國家、組織和企業的創新發展需求。目前,全球有超過100萬個組織擁有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但與創新管理不同的是,質量管理主要目的是改進現有產品、流程和模型,這通常意味著在不確定性較低的情況下進行創新;而創新管理尋求引入新的產品、流程或商業模式,這通常意味著在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進行創新;質量管理聚焦于組織當下對客戶和用戶的影響,而創新管理更關注組織未來對客戶和用戶的影響。因此,質量管理體系旨在降低不確定性和變化,而創新管理體系則通過利用變化來主動接受和控制不確定性。由此可見,ISO56000系列標準通過創建一個完整的創新管理體系框架來補充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有助于實現組織的持續成長和長期成功。
二、從制定宗旨來看
ISO56000系列標準的發布旨在帶來全球統一的定義、通用語言和框架,以支持組織和政策制定者構建、實施、維護和持續改進創新管理體系,形成全球統一的創新管理認知,從而促使未來創新組織之間的合作更容易達成共識,有利于國際間的技術經濟合作與交流。
三、從標準內容來看
ISO56000系列標準結合了當前創新管理領域的先進思想和研究成果,覆蓋了創新戰略的制定、創新過程的管理以及創新績效的衡量和評估等領域,為各種規模和類型的組織提供了系統性管理創新和創建創新文化的指南。
四、從制定目的來看
ISO56000系列標準的目標在于“幫助企業有效應對變化,以大限度地增加增長和發展的機會,同時減少相關風險”。負責該標準制定的時任ISO創新管理技術委員會主席Alice de Casanove認為,ISO56000系列標準將幫助組織顯著提高其在不斷變化和不確定的世界中生存的能力。
在ISO56000系列標準中,ISO56005《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指南》是由我國率先發起,并通過ISO正式立項、起草制定和發布的首個涉及創新和知識產權管理的國際標準。ISO56005國際標準匯集了全球創新領域專家和知識產權專家的智慧,吸收了全球創新管理先進的理念,還特別融入了我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方面的實踐經驗。該標準強調了知識產權戰略、創新戰略和業務戰略間的協同,規范了知識產權管理與創新的融合過程,并為知識產權管理提供了眾多實用的工具和方法。該標準的發布,為創新主體提供了全面系統、優化高效的創新與知識產權融合管理模式,對于加速提升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與知識產權能力,提高創新和知識產權質量,終實現創新價值具有深遠意義。
綜上所述,ISO56000系列標準的制定、應用與推廣可以幫助我國大中小企業以科學和系統的方式,獲得凝聚全球先進的創新管理佳經驗所形成的工作指南。隨著創新逐漸與其他管理體系相關聯,組織可以確保與其他現有管理體系的兼容性,并以靈活的方式對其他相關方的管理認證進行評估,全面提升我國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下的創新能力,有助于通過創新管理加速成為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