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專利復審無效十大案件包括發明專利無效案7件、實用新型專利無效案1件、外觀設計專利無效案1件和發明專利申請復審案1件。案件涉及基因工程、鋰離子電池、交叉學科等前沿技術領域,并對標準必要專利、權利沖突的判定、優先權的認定、人工智能能否登記為專利發明人等典型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闡釋。
2023年度專利復審無效十大案例
1.名稱為“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維持專利權有效。本案涉及通信領域標準必要專利,同時對于創造性審查中權利要求關聯技術特征的整體考量和現有技術結合啟示的判斷具有典型意義。
2.名稱為“一種安全鋰離子電池單元及安全鋰離子電池組”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本案對于準確把握含有參數特征的鋰電池領域專利說明書是否充分公開具有示范作用。
3.名稱為“聚氨酯拋光墊”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維持專利權有效。對于以化學配方組分及物理性能參數限定的機械產品權利要求,審查決定闡述了如何基于說明書公開的內容客觀認定專利保護范圍,以準確判斷其對現有技術作出的實際貢獻。
4.名稱為“能夠控釋活性成分的可分割的蓋侖制劑形式”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本案從舉證責任、證據的形式要件和實體要件多個維度闡釋證據規則,并對現有技術中的負面描述是否構成技術障礙的判斷提供了審理指引。
5.名稱為“用于序列操縱的系統、方法和優化的指導組合物的工程化”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宣告專利權部分無效。本案將鼓勵發明創造的價值導向融入PCT申請部分申請人變更時優先權的判斷,審查決定深入論述了該情形下在后申請能否享受優先權的審理標準。
6.名稱為“聚(亞芳基醚)共聚物”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維持專利權有效。本案為判斷化學領域參數特征是否被現有技術公開提供了典型示例,同時對無效程序中如何考量專利權人在授權程序中的意見進行了闡釋。
7.名稱為“一種復合裝飾板”的實用新型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本案合議組結合新證據綜合分析,詮釋了“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生效裁判所確認事實”的規則適用,體現了專利案件中準確認定技術事實的重要性。
8.名稱為“用于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的附加調制信息信令”的發明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本案涉及核實優先權時對“相同主題”的判斷,審查決定闡釋了作為優先權基礎的在先申請中對于技術事實的記載程度應滿足的要求。
9.名稱為“運動鞋”的外觀設計專利無效案,審理結論是維持專利權有效。本案闡釋了外觀設計專利權與在先商標權權利沖突認定中的考量因素和判斷方法,強調保護在先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不能通過擴張性解釋減損外觀設計的正當權利。
10.名稱為“食物容器和吸引增強注意力的裝置和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復審案,審理結論是維持駁回決定。復審決定依據民法基本原則,通過體系化解讀專利發明人制度的立法目的,對“人工智能能否登記為專利發明人”問題作出我國的首案認定。
自2010年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已連續多年從所審理的復審和無效案件中評選出年度十大案件并進行發布,通過典型案例詮釋專利授權確權的標準,發揮著強化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的積極作用,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2、因文章需要,本文中文字和圖片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僅供大家參考。涉及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