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4月24日透露,據統計,2021年全年,該局在商標審查程序中累計打擊惡意注冊商標48.2萬件,其中,主動駁回惡意囤積商標6.04萬件,集中駁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惡意搶注商標1628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在北京舉行2021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專題新聞發布會,何志敏回應媒體相關提問稱,過去一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始終保持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的高壓態勢,集中開展打擊商標惡意搶注專項行動,常態化打擊商標惡意囤積行為,取得明顯效果。
他說,在商標異議評審程序中,累計打擊惡意注冊商標3萬件。在后續程序中依職權主動宣告商標無效1729件,依職權主動宣告無效的商標數量是過去10年總和的5倍。在高壓震懾下,部分違法人員主動放棄其惡意注冊的商標,如九江市30家相互關聯的商貿公司主動注銷其名下2200余件惡意注冊商標。
2022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打擊商標惡意注冊的力度不減,印發《關于持續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行為的通知》,以“零容忍”的態度,積極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今年第.一季度,該局在審查程序中駁回惡意囤積商標1.22萬件,駁回惡意搶注商標1628件,依職權主動無效宣告707件,并分兩批對惡意搶注涉及冬奧會、冬殘奧會的1742件商標及其申請人、代理機構予以通報曝光。
何志敏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下一步將繼續健全常態化工作機制,聚焦商標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規范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積極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完)(記者 孫自法)